close

今天老師上的是 開放近用的真諦 ,它是三個人學者、出版者及贊助者,有三個宣言,目前還是三個宣言,結論是開放近用的目標,不以掃除收費障礙及授權障礙為限,所以應該要不收錢,應該要可以隨意使用,然後再加上掃除所有其他的障礙,西元 1994 年 9 月 23 日大法官解釋 文釋字第 364 號,藉「人民平等接近使 用傳播媒體」之解釋機會,將 Access 譯為「接近使用」(大法官,1994),傳播學者簡稱為近用,本文使用「開放近用」為 Open Access 的譯名。圖書館的本質就是開放近用,讀者免費使用館內所有的資訊;透過館際合作的機制,免費使 用所有的館外資訊,只需支付指定的處理費。西元 1983 年,採用 TCP/IP 協定的 ARPANET 啟用,2004年它們才去界定開放近用的內容,真正的運作要等到2002年的時候布達佩斯開放近用提議, 2003年開放近用出版宣言及柏林宣言。

「近用文獻有多種層面及難度,布達佩斯開放近用提議認定 的開放近用係指,在公眾的網際 網路被免費取用,允許所有使用者閱讀、下載、複製、散布(不要寫成有人的佈,這是法律用語,台灣法律規定的)、列印、檢索內容,並連結至原來的網頁,爬梳內容供檢索之用,置入軟體當成資料之用,以及其他的合法用途,除了上網本身,沒有費用、法律及技術等障礙。複製及散布的限制,以及著作權法 的施行範圍,祇限於讓作者控制 內容的完整性及姓名權。」這段老師說很重要,考試會考,不只是背而已,答案要有意義才行。

接著老師說布達佩斯開放近用提議提出兩個策略,後來被稱為玉律及金科,而學刊的定義是經過有審查制度的,然後畢士大開放近用出版宣言認為,具有兩種性質(保留部份權利.公開典藏)的出版品,稱為開放近用出版品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林易徹 的頭像
    林易徹

    Linux 桌面系統 心得和筆記

    林易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